有哪些因素会影响X射线实时成像设备的辐射剂量?
设备相关因素
管电压:管电压越高,X 射线的能量越大,穿透能力越强,产生的辐射剂量也就越高。因为高电压能使电子获得更大的能量,撞击阳极靶材时产生的 X 射线光子能量和数量都会增加。
管电流:管电流直接决定了单位时间内撞击阳极靶材的电子数量,管电流越大,产生的 X 射线光子数量越多,辐射剂量相应增加。
曝光时间:曝光时间与辐射剂量呈正相关。设备曝光时间越长,产生的 X 射线总量越多,被检测物体和周围环境所接受的辐射剂量也就越高。
X 射线源与探测器距离:根据平方反比定律,X 射线的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。X 射线源与探测器距离越近,探测器接收到的 X 射线强度越高,相应辐射剂量也会增加。
滤过条件:X 射线设备中的滤过板可以吸收低能 X 射线,改变 X 射线能谱。增加滤过会使 X 射线能谱变硬,减少低能无用射线,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辐射剂量,但同时也可能影响图像的对比度。
被检测物体因素
物体的材质:不同材质对 X 射线的吸收和衰减能力不同。例如,密度大、原子序数高的物质,如铅、铁等,对 X 射线的吸收和衰减作用强,会使透过的 X 射线减少,从而降低辐射剂量;而密度小、原子序数低的物质,如塑料、木材等,对 X 射线吸收和衰减较弱,透过的 X 射线较多,辐射剂量相对较高。
物体的厚度:物体越厚,X 射线在其中传播时被吸收和散射的机会越多,到达探测器的 X 射线强度越低。为了获得清晰的图像,设备可能需要增加辐射剂量来补偿 X 射线的衰减。
环境与操作因素
散射与反射:周围环境中的物体,如墙壁、地面、设备等,可能会对 X 射线产生散射和反射,这些散射和反射的 X 射线会增加周围环境的辐射剂量,也可能会干扰成像质量,导致设备需要增加剂量来保证图像效果。
操作方式:操作人员的操作习惯和方法也会影响辐射剂量。例如,频繁地调整设备参数、不必要的长时间曝光、不规范的操作导致重复扫描等,都可能增加辐射剂量。
声明:本文仅供交流学习,版权归属原作者,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,烦请告知,我们将立即删除,谢谢!!!